小時候每逢清明節那天
媽媽一大早起來趕緊打包要上山祭拜的東西
包括雞,發糕,艾草糕,及紅粿,紅蛋等前一天要弄好
我們跟哥哥幫忙拿東西大人要帶大鐮刀鋤頭
墓地草很長大人要割長草,小孩幫忙拔小草
處理好後擺上祭拜的東西及紙錢
然後上香
結束後在山上吃紅蛋
蛋殼放在墓地上用石頭壓著紙錢
家裡親人會插點鮮花
這種感覺還印象深刻
自從嫁入老公家
清明節當天
跟往常一 樣我買了雞 發糕 艾草糕 五花肉 蛋還有水果
趕著去參加九點的統一祭拜活動
不必上山掃墓感覺輕鬆多了
來自全省宗親集體團拜
好熱鬧
每年模式ㄧ樣 祭拜的東西先擺好
上香完後等候其他人
有的人逛攤位
有的人幫忙整理紙錢
有些人乾脆在樹下先休息
人
像不像園遊會呢
老農不忘擺地攤賣菜
小孩們玩小鋼珠玩得很高興
我也湊熱鬧買了糖葫蘆
生意不錯哦
老闆笑得很開心
好久沒吃的棉花糖也出攏了
這是墓園的造型
還蠻特殊的
這石頭製的大象很重吧
用來撐住帳棚很可愛
祭拜品五花八門
主任管理員報告重要事項
這個小女孩在拜的是土地公
不同宗教信仰
也都參與這個慎終追遠的活動
有的人很專注
有的人還蠻散漫的
祖先看了也在笑吧
可能人太多
似乎有爭執的狀況
動用了警察
希望祖先別生氣
宗親管理委員會體諒大家遠道而來
祭拜完後
每年都有為大家準備炒米粉 福菜湯
可能太累吧
短短幾分鐘一掃而空
吃完飯後放鞭炮
有人踩紙錢
主要是怕火燒太猛釀火災
一年一度清明祭祖就這樣很輕鬆的辦完
大家匆匆忙忙趕回各地
有的人可能仍要上山掃墓
据說有些人還找不到先人的墓呢
現在清明節很多姓氏宗親會採用這種集體祭祖的方式
簡單輕鬆
想想看我們的下一代
如何上山割草掃墓呢
另外爸媽他們常說以前的人很窮
比較沒東西吃
掃墓那一天放牛的孩子則
會向墓園主人討銅板
或艾草糕吃
回憶以前更有節慶的味道
不是嗎?